4/2箱根
早晨起床,蘆之湖上一片霧茫茫的,很美的湖邊霧景。盤算著今天要到那裏,本來計劃在箱根待3天,但好像除了彫刻之森和彬林步道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決定利用晚上提早回東京,增加明天待在東京的時間。走往元箱根的路上,發現兩旁均是大樹的步道,心想大概就是彬林步道吧。兩旁的大樹果然聳入雲霄,加上今晨的白霧,讓人走在裏面只記得用力的呼吸,享受森林的清新,加了芬多精的空氣吸起來還真的感覺不一樣。走不到10分鐘就到了盡頭,好像短了點,無奈背包在身無法多走幾趟,真該早點發現這個好地方,輕鬆的利用傍晚時間散散步。本想在元箱根再坐一次海盜船按原路線至彫刻之森,沒想到氣候不佳停開,昨天還好運氣不錯有坐到。準備搭往箱根湯本的巴士到彫刻之森,默記著下車的站名。此時遇到一位老先生在售票口用中文喃喃自語,過去問他需不需要幫忙,雖然我也是菜鳥,好歹也繞了一圈,有點概念。聽這位老先生國語口音怪怪的,原來是新加坡人,夫妻兩本來要搭海盜船和纜車順時針回東京,無奈天候不佳,船和纜車都停駛,現在要直接回東京搭明天飛機離開日本。和他相談甚歡,發現彼此竟是同好,老先生學的是太空化學,年輕時在加拿大待了10年,最喜歡背著背包到處旅行。他說他那個年代,往往睡袋一放就睡了,有時在郊外蛇還會跑到睡袋,真酷。他要我留下他的姓名、電話,約好去新加坡旅行時找他,很有趣的一位老先生。
坐上巴士才發現剛剛聊得太愉快,要下車的地名忘了,不過倒也不在乎,反正free pass愛怎麼坐就怎麼坐,箱根就那麼點大。欣賞著延路的風景,跟陽明山還有點像。突然見到彫刻之森500公尺的牌子,趕快按鈴,還是過了站,於下一站下車,心想往回走是上坡這下可累了。研究了一下路邊的地圖,發現前方就有一個車站,真好,在日本旅行就是這個好處,身旁隨便找找都有車站。
到了彫刻之森,拿出昨天在強羅車站附近發現的200元折價卷(到處都有,連餐廳也有),真的有用也,門票當場從1600變成1400,比free pass省100還好用。大門左側是紀念品販賣部,一進到室內立即傳來Mozart K.331,讓好久未聞絲竹聲的我,為了聽音樂在小店裏東模西看,不忍離去,花了將近1小時。櫃台上放著店內正在播放「彫刻之森的四季」這片CD,實在受不了誘惑把它買下來,2000日元是有點貴,不過內頁的介紹全是彫刻之森的彫塑品,還蠻有價值的。
彫刻之森的趣味值得花半天的時間徜徉其中,慢步在山林之間,欣賞著充滿創意的作品。印象深刻的是名為「close」的作品,把一個人大字型張開面向地面,真是笑死我了;而「交響樂彫塑」五顏六色的玻璃和光線只讓我腦中滿是「哈利露亞」的弦律,有種西方教堂聖地的感覺;天羅地網是給小朋友遊戲的地方,五顏六色的網子形成像是黑洞的通道,讓小朋友在其中爬來爬去,一樣滿是創意。走累了,找張椅子在山林間寫寫遊記,享受這難得的寧靜。
花了3個多小時欣賞完每一件作品,心滿意足地路坐上回東京的電車,在車上對面幾個香港人正用廣東話快樂地交談,想必也是箱根渡過一個愉快的假期。下午車上一樣擠滿了人,一位老婆婆沒位子坐,讓位給她,說了一堆聽不懂的感謝話,只聽得懂「對不起」,日本人好像把這句話老掛在嘴邊,作什麼都先來個「對不起」跟「Excuse me」還真有異曲同工之趣。過了幾站又有一位更老的婆婆上車,結果快樂的香港人讓位給她,真是有趣,外國人反而比較敬老尊賢。日本電車方便,讓老人家亦可利用電車代步,且車子和月台高度也一致,不像台灣上車還得跨幾個階梯,真為他們感到高興。隔壁的先生一上車就斤斤有味地看著漫畫,看完覺得無聊見我在寫字,於是拿出他的Toshiba Notebook (還真小)玩接龍,連上手機收mail,可真是高極享受。
參宮橋站下車找代代木青年旅社,由於正在施工,繞了一下才找到。櫃台妹妹面有難色的說沒有預定可能有點困難,在我拜託之下還是擠了一間給我窩一晚,很感謝她,不過沒有房間為何還擠得出來,真怪。繳了2000日元的保證金,學到原來這叫「key deposit」,一開始聽不懂,旁邊的外國人指了指一張說明牌才了解,看來聽力還要加強。Check In後到超市買些東西吃,這可大開眼界,日本的食品幾乎都是冷凍食品,一大堆奇怪玩意看不懂,也有長得像桃子的蕃茄,蘋果最便宜,又買了幾顆,還有一些加了點果汁的曠泉水,甜甜的很好喝。回YH到沒見到半個人,大概都在房內,代代木YH一人一間房雖然有隱私,但也少了和外國人聊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