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國家代表隊

  1. 國際排名:  27 位
  2. 參加世界盃次數:  首次
  3. 歷屆戰績:  首次出賽
  4. 歷屆最佳成績:  首次出賽
         斯洛文尼亞在1991年獨立時,其足球隊被認為是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當中實力最弱的。

        10年之後,南斯拉夫、波斯尼亞和馬其頓的國家隊均打道回府,眼睜睜的看著卡坦歷(Srecko Katanec)率領斯洛文尼亞隊首次殺入世界盃,和他們一同晉級20026月韓日世界盃的還有克羅地亞隊。

        前南斯拉夫國腳卡坦歷于19987月入主斯洛文尼亞國家隊,為這支球隊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外圍賽中,斯洛文尼亞隊在八場比賽的成績為17負,僅積一分,未能晉級。

        不過,卡坦歷很快將斯洛文尼亞隊帶入了2000年歐洲盃決賽圈。對于一個人口不足200萬的阿爾卑斯山小國來說,這已是斯洛文尼亞體育史上最重大的成就。

        在本屆世界盃外圍賽中,斯洛文尼亞隊十場戰役55平,壓倒了同組的南斯拉夫隊,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參加附加賽。

        斯洛文尼亞隊隨後在附加賽上淘汰了和南斯拉夫隊一樣擁有光榮世界盃歷史的羅馬尼亞隊,取得韓日世界盃的入場券。

        對斯洛文尼亞人來說,晉級世界盃是一項空前偉大的成就。有人甚至認為,這要比獲得民族獨立還要重要。

十年磨一劍

        斯洛文尼亞足協主席說︰「進軍世界盃讓斯洛文尼亞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人民為球隊的勝利高聲歡呼,也為球隊的失利黯然神傷。」

        斯洛文尼亞足球的崛起十分引人注目。

        獨立之前,盧布爾雅那隊(Olimpija Ljubljana)是南斯拉夫甲級聯賽中唯一的斯洛文尼亞球隊。

       卡坦歷,和70年代代表南斯拉夫國家隊出戰46場比賽的Branko Oblak一樣,是少數曾經在南斯拉夫國家隊中留名的斯洛文尼亞球員之一。卡坦歷還曾在1991年跟隨森多利亞奪得意甲聯賽的冠軍。

       身為國家隊主教練,卡坦歷也面臨著所有歐洲足球小國所可能遇到的問題。

       卡坦歷麾下僅有三名球員在斯洛文尼亞國內球會效力,因此召回海外球員回國效力就成了件頭疼的事。

        此外,許多海外球員在各自效力的球會中也不是主力,這意味著他們缺乏實戰經驗。

        在外圍賽期間,即使在球星沙荷域(Zlatko Zahovic)因停賽和受傷缺席七場比賽的情況下,卡坦歷也拒絕以此為藉口開脫。

        24歲的貝爾格萊德紅星(Red Star Belgrade)中場艾森莫域(Milenko Acimovic)22歲的比利時布魯日(Bruges)新人素加(Nastja Ceh)在沙荷域缺陣時遞補上陣,後者還在對法羅群島隊的比賽中,首次出場便攻入兩球。

        在對羅馬尼亞隊的附加賽中,斯洛文尼亞隊以實際行動駁斥球隊板凳深度不足的批評。他們在主場以2-1戰勝了1994年世界盃八強之一羅馬尼亞隊,接著又在首席射手沙荷域、後衛卡華斯(Aleksander Knavs)、保拿積(Spasoje Bulajic)和前鋒施美奧迪斯(Spasoje Bulajic)缺陣的情況下,客場頑強的以1-1逼平對手。

將士用命

       面對羅馬尼亞隊的狂轟濫炸,米連奴域(Zeljko Milinovic)和加歷(Marinko Galic)領銜的斯洛文尼亞後防線承受住嚴峻的考驗。

       奧斯達(Milan Osterc)和盧當拿(Mladen Rudonja)在鋒線上勤勤懇懇,並在對羅馬尼亞隊的附加賽中均有建樹,已成為斯洛文尼亞球迷最喜愛的球星。

        在首回合比賽中,奧斯達攻入精彩的致勝球,盧當拿則在布加勒斯特的第二回合比賽中冷靜地為本隊攻入一球,這也是他53次代表國家隊出場所踢進的第一球。

        如果賓菲加中場沙荷域能夠恢復健康,斯洛文尼亞隊將有能力戰勝任何一支球隊。但目前,能夠晉級決賽圈就已經讓他們很高興了。

        隊長素加(Ales Ceh)說︰「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沒完全從晉級世界盃決賽圈的歡樂中回過神來。」